童青网-少年与书

当前位置:首页 >> 

少年与书

作者:何翊君  浏览次数:2109 
发布时间 :2017-03-26 22:02:17

少年小时候家中并没有很多书,书柜里上上下下都装着父亲的教材和母亲的文件,只是在中间的小夹层里摆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和很久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时少年还小,并没有过多地接触到后者这样的书籍,所以少年借助着字典,完完整整地看完了前者,如今想来这便是少年对阅读的最初的记忆了。

其实少年也与大多的平凡的同龄人一样,没有惊人的语言天赋和理解天赋,没有过早地对文字产生难以抛弃的热情,对文章也是从“有趣”开始认同。但是少年还是爱看书的,像是探索世界的赤子,明明不懂,却满腔热血。

少年不知愁滋味,热情洋溢的青春不允许我沉默,所以我在阳春三月里,在杜鹃漫坡时,喜欢上了三毛的文字,喜欢她用淡淡的口吻描述一个又一个故事,喜欢她用悠悠散漫的笔力写下一个又一个日常;也爱她在沙漠里与荷西里干些疯狂的事,爱她在贫困时任然亡命地挥霍;爱她小孩子气,永远不计后果,永远向着希望。我也是从她身上,理解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为何物。

三月如溪水慢流,而三毛的文字,不快不慢地划过少年的心。

青春的岁月难免会有迷茫,会令人陷入无尽的自我折磨。我会忘了自我,会在无人之际思考无果的远方,在炎热躁动的六月,杜撰着虚无。我忙碌着学业,像是《肖生克的救赎》里说的对人生做出了选择:“要么忙着生存,要么赶着去死。”像是里面的被刑满释放的老者,不知道自己出了监狱还能干些什么,而我不知道除了学习,自己还能干些什么。我突然又想起安迪在狱中无望地充满希望,最后,身心都得到自由,又感到眼前的光线更亮了些。

    六月如囚人的牢笼,少年借助着对未来的渴望,努力挣扎着

而文字又是何等的令人欣喜,令人发现自己,以至于我在凄凉的九月,爱上了张爱玲的小说。也许人生来就会爱,会有感情,所以张爱玲才会在没有谈过一场恋爱之时写出《倾城之恋》,也是她所给的,唯一一个偏好的结局,或许那是对爱情的向往。她的文字如同颜色饱满的瓷器,她所描绘的景色如同玉雕一般细腻。她的情感的是热情的,但却又是冷淡的,似乎看破了世间所谓的爱情永远只值当电车的票价,过了封锁便又是陌生;婚姻只是一时兴起,红玫瑰会变成蚊子血,白玫瑰会变成饭黏子;誓言只换来与他人私奔,激情只会停在记忆。她的一生只有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而她的笔尖带却动着人领略到撕心裂肺。

九月如挽歌,张爱玲的文字如同她冰冷的唇,带着少年体会到这世间的爱。

少年也爱读诗词,学着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试着理解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愁苦,品读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中的无奈。

少年也饱含感情,会因《活着》里的富贵悲惨的身世而哭泣,会因《复活》中的公聂赫留朵夫的精神苏醒而欣慰和斗志昂扬,会因《安妮日记》里安妮的乐观而反思战争的危害。

少年也崇拜古人,想像霍去病一样封狼居胥,像岳飞一样精忠报国,像林则徐一样虎门销烟。

所以,少年在十二月凛冽的冬风里,瑟瑟地捧着书,笑得赤诚。

   少年近来又整理了一下书柜,父母的书已经被他的书压在了下面,他又翻到了那次选择的两本书,这次他打开了,里面夹着一张小字条,歪歪扭扭的字迹写到:你一定会回来看的。

   少年轻嗤:“你好,曾经的我。”谢谢你,曾经的我。


小记者热线: 023-86061628

Q Q: 1296872692 点击联系

活跃小记者

吴向荣

学  校:覃家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王信

学  校:五里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海棠溪小学校

学  校:海棠溪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荣粒贝

学  校: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罗云舒

学  校:烈士墓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李芯琪

学  校:港城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田雨成

学  校:龙山小学

分  组:小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