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青网-荒谬的抗争 ——读《异乡人》感

当前位置:首页 >> 

荒谬的抗争 ——读《异乡人》感

作者:彭依琳  浏览次数:2587 
发布时间 :2017-04-11 22:08:17

初读《异乡人》,便觉得很晦涩,又很荒谬。

开篇“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便是一阵荒谬之风铺面而来。从主人公默尔索参加母亲的葬礼开始,他做出了令许多书中的人们和我都无法理解的事:在母亲遗体边喝加奶咖啡,在守夜时睡着,在葬礼上没有流泪,与女朋友厮混……所有的荒谬在他开枪杀人的那一刻全部爆发,将他送进监狱,最后迫使他走上断头台。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丰富的心里描写占了很大的篇幅,却丝毫没有减少这种荒谬感。大量直白的心理描写,默尔索对于一切过于含糊又过于冷静的反应一览无余。他所有的反应——无论心理身体——含糊得让人以为他对任何事物都毫无反应,冷静得仿佛这些事情根本不发生在他的身上,而他只是局外的一个看客(此书另一个译名为《局外人》,个人认为此更为贴切)。

事实上他也做到了。他十分在乎自己身体的感受,将我们平时认同的人伦道德、人间常态看做是无意义的事;他不断强调他对身边人的爱,却不以常人惯用的方式表达出来;他无所谓一切,即使死去的人是自己的母亲,即使被判处死刑的是自己……

这个世界的规则是:与众不同,便是异类。若是异类,便应除掉。这个社会对于异类的态度,一直是零容忍的。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种族歧视,正印证着这一点。如作者提到“他拒绝说谎,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于是社会就感受到了威胁”。默尔索成了人们唾弃的异类,攻击的对象。

杀人只是锲机,异类才是本因。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异类,大多数人的身上,都有一个默尔索的影子,或多或少而已。

是否有过:当明明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却会因为没有做而被骂懒惰;当朋友心情不好你就一定得陪他伤心否则就不是真朋友;当考试作文就只有一再地赞扬才有高分……对世界已经规范了的道德伦理,我们都表达过疑惑,不满,甚至是反抗。

但最后的结局如何呢?在人们异样的目光中妥协,在社会反复的攻击中投降。我们做完了不属于自己的工作,我们留下了虚情假意的泪水,我们编造了不情不愿的赞美……

所以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异类,大多数人的身上,都有一个被同化的默尔索,或多或少而已。

但作为不被同化的那一个,默尔索是英雄的。他对于那些同化自己的力量的抗争直到死去都没有结束。我以为,他对于同化的绝望抗争是本书最出彩的地方。

法院对默尔索进行裁决,判他死罪。他毫无争辩地承认自己的罪行,坦然接受审判的罪行。他至始至终抗争的,只是被同化:拒绝他们审批自己的灵魂,拒绝用他们“那一套”来拯救自己,拒绝牧师的探访,拒绝称呼他为“神父”……

我相信默尔索想得到救赎——人人都会想要救赎,当然——但当这样的救赎是被这个世界以惯有的方式同化时,他果断拒绝了。他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活,更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面对死亡,他拒绝别人所认同的状态——他的一切表现都应是发自内心,为他自己。为此他甘愿做一个异乡人,并孤独地以死亡来反抗被世界的大多数同化!

默尔索输了对于肉体的审判(他最后被判处死刑),但却赢得了这场灵魂的审批。他否认上帝,否认神父,因为这是“他们的上帝”、“他们的神父”——他所反抗力量中最强的王牌。他甚至希望行刑时观众“以充满憎恨和厌恶的叫嚣”送他最后一程。所以没人能审批他,就算是这个世界,也不能。他是一个勇士,一个在临死前诞生的孤傲的勇士!

那么谁又会是下一个呢?在那尚还存有质疑的人群中,谁是下一个异乡人?

文/南岸区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彭依琳 

小记者热线: 023-86061628

Q Q: 1296872692 点击联系

活跃小记者

吴向荣

学  校:覃家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王信

学  校:五里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海棠溪小学校

学  校:海棠溪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荣粒贝

学  校: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罗云舒

学  校:烈士墓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李芯琪

学  校:港城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田雨成

学  校:龙山小学

分  组:小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