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青网-【读新闻】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 黄旭华、曾庆存获最高奖

当前位置:首页 >> 

【读新闻】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 黄旭华、曾庆存获最高奖

作者:童闻  浏览次数:3404 
发布时间 :2020-01-10 23:37:36

新闻导读:中共中央、国务院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公布了此次获奖的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研究员2人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包括一等奖3项,二等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160项。

为此,本期《读新闻》栏目特别推荐人民网对获得2019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人物的报道,学习他们的科研精神等,请看相关新闻报道——

1125445345_15786685647031n.jpg

黄旭华、曾庆存获最高奖 两位都是广东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技界的至高荣誉。记者注意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中,“共和国勋章”总共授予8人,科技领域有5人,其中4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此次获奖的黄旭华、曾庆存两位老先生,也都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比较巧的是,这两位科学家还都是广东人。

黄旭华,1926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1949年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核潜艇研究工作,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毕生致力于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是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先后担任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为我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曾庆存,1935年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1年在前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 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庆存是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一,为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标志一一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青年成基础研究生力军 自然奖最年轻团队平均35岁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总结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特点时介绍到,从今年的获奖项目中可以看出,青年人才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生力军。

与基础研究高度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奖,2019年度获奖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龄44.6岁,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52.5岁,分别比2018年下降了2岁和2.6岁;超过60%的完成人为年龄不足45岁的青年才俊,有7项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年龄不到45岁;团队平均年龄不足45岁的项目26项,占比56.5%。最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

另外,国际科技合作领域也是别开生面。该负责人介绍,2019年度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参评人数、获奖人数和国别分布均创历史新高。10位获奖人既有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有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等欧美发达国家;合作领域既有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又有空气污染防治、疾病防控、新药研发等惠及民生的热点领域。

餐桌、照明……全面提升百姓幸福感

从获奖项目中,还可以看出,在创新驱动下,制造业正在转型升级,机械装备、新ー代半导体照明、航空安全和飞机制造等重要领域,多年的科研积累和沉淀厚积薄发,涌现出多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优秀成果。

比如在照明方面,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项目“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成果不仅让老百姓用上了便宜、可靠、节能的LED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带动了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迅速发展,支撑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照明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实现了中国照明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农产品安全方面,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有力提升了从生产到餐桌全过程的消费安全水平,经济社会效益重大。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农产品中典型化学污染物精准识别与检测关键技术”,针对14类覆盖93种化学污染物的分子印迹,以及农药制剂中的高风险助剂及其代谢物,建立了覆盖600多种污染物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技术产品和标准已广泛应用于政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和风险监测工作,以及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自检,部分产品已出口海外。

延伸阅读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黄旭华:“核潜艇”一样的人生

1125446424_15786554582951n.jpg

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船舶集团所属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研究员一同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黄旭华毕生致力于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是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先后担任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为我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把一生献给科研,没有一天曾离开

隐姓埋名30年,黄旭华的一生也如“核潜艇”一般,默默地“潜伏”着。直到近几年,黄旭华的名字才为外界熟知。

“我们的核潜艇研制始自1958年,一直到2018年我离休了,我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核潜艇这个项目。”谈起与核潜艇一生的缘分,黄旭华饱含深情。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真正成为了黄旭华一生的写照。

有人问他在核潜艇研究上工作那么多年,为什么一心一意没有改变过?他的回答是:“我们搞科研的,如果你不把心装到里面去,你很难出成果的。要把自己的一生放到科研工作当中去。”

从零开始,60年的坚守

中国为什么要造核潜艇?黄旭华解释道:“有一句话说‘要反对原子弹战争,你必须首先要拥有原子弹’。我还想补充一句:你有了原子弹,必须还要拥有核潜艇。”拥有核潜艇意味着面对核打击,可以有能力进行自卫反击。

1125446424_15786543531891n.jpg

然而核潜艇不是想造就能造出来的。当时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想要拥有核潜艇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核潜艇它是反应堆、导弹、潜艇三套马车共同拉动的。技术牵涉面很广、要求很高。”据黄旭华回忆,自己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国的工业技术以及生产能力,严格来说是不具备研制核潜艇的基本条件的。

“然而更大的困难是:我们没有专业人才,一个也没有。”黄旭华说,在这个领域,当时我国没有一个从国外回来的人才,都是“土包子”。同时,他们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也非常匮乏。“核潜艇的知识我们一无所知。没有人见过,学校也没有这个课程。”另外,在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之下,研制人员手上也没有任何有关核潜艇的技术参考资料,更没有外国专家可以指点迷津,完全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从零开始。

靠玩具模型“起家”,铸造大国重器

如今,黄旭华终于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核潜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国外的严密封锁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一个又一个顶尖的技术难关,从无到有,一步一步的发展起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壮大起来。”

这是怎么做到的?黄旭华回忆,当时,研制人员先从调查研究入手,发动所有相关人员从报章杂志里找材料,再经过研究、整合,形成一个大概的印象。然而,找得到的资料不是零零碎碎,就是真真假假,“全信也不是,不信也不是。”

当时,正好有两个人,一个从美国、一个从中国香港,带回两个美国“华盛顿号”导弹核潜艇的儿童玩具模型。玩具很仿真,板子可以掀开,掀开后里面密密麻麻的设备。“我们高兴极了,把它们装了拆拆了装,发现这两个模型的具体情况跟我们收集来的资料汇成的美国核潜艇总体一样。我们就有信心了。”黄旭华说。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关键的核心技术买是买不来的,要是要不来的,求也求不来的,都得靠自己。”黄旭华总结说,特别是今天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时候,不可能一帆风顺,前路往往是障碍重重、风险很多,因此更要有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勇气。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曾庆存:一生都在“大闹天宫”

1125446447_15786553817281n.jpg

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研究员和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研究员一同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曾庆存的学术贡献以“数值天气预报”为代表,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大闹天宫”,为我国的大气科学事业作出一次又一次的杰出贡献。

曾庆存和他的气象事业

世界气象组织将数值天气预报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展之一,《自然》杂志则盛赞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时至今日,较准确的定量数值天气预报能及时预测气象灾害,对于防灾、减灾、救灾,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在数值天气预报的支持下,经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已经实现了多个登陆我国台风的零死亡,极大地保护了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曾庆存院士首创“半隐式差分法”,在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求解原始方程作数值预报,并发展了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理论,是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研究中提出“最佳信息层”和反演方法,被世界各主要卫星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所采用,服务于实时天气预警和短期天气预报。

他倡导并参与研制国家大科学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推动地球系统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科交叉和融合,促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整体向国际一流水平跨越。

把天气“算”出来

人们观天,目见风起云涌、云收雨散,积累了一定经验,可知道一地的某些天气变化规律,这是前科学时代的天气预报——凭个人经验。

到了上世纪,发明和应用了气象仪器来定量测量大气状态变量,如风速、气压、气温、湿度等,气象学开始进入“科学时代”。特别是无线电的成功与大量应用,使得各地的气象观测数据可以及时汇总到一个中心,绘成“天气图”,看天气图就可掌握天气的三维空间的结构。

这种天气图法的预报虽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但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预报员凭经验做出主观判断。

其实从原则上说,预报问题可归结为在一定边界和初始条件下,求解描述大气运动变化规律的数学物理方程组。

根据这一原理构思,全世界的气象学家开始了对数值求解天气预报的深入研究。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预报方程如果复杂,则无法直接求解;要是把方程简化,那么准确度就难以保证。

1125446447_15786544135851n.jpg

1961年,曾庆存在深入分析天气演变过程的理论基础上,首创半隐式差分法,对代表慢过程的涡旋演变项和快过程的波动演变项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求解大气斜压原始方程组,能预报出描述大气运动的各种变量,给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用原始方程组的天气预报图。第二年,就被应用到莫斯科世界气象中心的日常业务中。该方法和此后又创新的平方守恒法,至今仍在广泛应用。

1979年曾庆存出版了专著《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第一卷)。该书内容丰富,从动力学基本问题到基本方程组的数学适定性问题,都加以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重视。1981年日本《天气》杂志刊登了日本科学家的评价,称该书“正面引入气象力学的数学物理基础,这是世界首创;为构筑气象力学的学术基础,这样的工作必不可少;曾的书是气象学理论化极重要篇章”。1982年,美国著名气象学家Smagorinsky指出,“这卷书的出版对发展动力气象学文献有突出的贡献,将立于世界优秀名著之林。……尽管科学发展很快,本书的选材、组织和给出的结果却具有持久的价值”。

该专著被公认为数值天气预报和大气动力学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结合其对斜压原始方程组的奠基性贡献,曾庆存成为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为气象卫星“画龙点睛”

资料空缺是制约数值预报发展的第一难题,卫星遥感是获取全球气象资料时空分布和发现灾害性天气最重要的手段。

按照国家当时的紧迫需求,曾庆存于1970-1978年参加了我国气象卫星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在完成各项具体任务的同时,他致力于遥感理论研究,1974年出版了《大气红外遥感原理》专著,将各个遥感方法系统地发展为大气遥感理论,他的书在国际上是这方面最早的理论专著。

在卫星遥感问题中,通道选择和反演方法是遥感理论及其应用的核心问题。曾庆存发现遥感大气物理变量和物质成分是两类本质不同的问题,指出遥测大气水汽和温度不在同一大气层,只用卫星遥感大气低层微量成分分布是不可靠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在对流层高空是重要和可靠的,澄清了当时的模糊和错误观念,提出了选择水汽遥感通道的“最佳信息层”方法。

气象卫星水汽通道已成为监测暴雨和台风等灾害天气的利器。他的反演方法也被世界各主要卫星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所采用,用于高效提取水汽含量、温度等实时定量信息,服务于实时天气预警和短期天气预报。

“为地球做CT”预测未来的国之重器

天气预报主要聚焦大气圈,预报未来几天的天气。此外,预测未来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甚至几年、几十年气候的气候预测,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如夏季洪涝、冬季雾霾、农业规划、能源布局等,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对气候预测的需求更日显重要。

不同于天气预报,光靠研究大气圈远远不够,气候预测还需要了解海洋、陆面及太阳活动等的情况。1983年,曾庆存及其团队开始研制中国气候系统模式和预测方法,自主研制了大气、海洋、陆面模式,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并在国际上首先开创短期气候预测系统。

经过半个多世纪对数值模式的持续研究,曾庆存敏锐地意识到,随着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可以研究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地球系统变化的规律和机理,将气候预测扩展到对于地球系统的整体模拟和预测。2007年至今,他领导和亲自参与我国自主研制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

2009年,曾庆存院士同老一辈科学家就萌生建立中国自己的地球模拟器的想法。曾庆存作为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倡导者和推进者,风雨兼程、历经九载,在同数百位科学家共同的努力下,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于2018年在北京市怀柔科学城破土动工。地球系统模拟装置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大气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推动地球系统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科交叉和融合,促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整体向国际一流水平跨越。“解读地球计划”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中国可以自己为地球做CT。

来源:人民网

小记者热线: 023-86061628

Q Q: 1296872692 点击联系

活跃小记者

吴向荣

学  校:覃家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王信

学  校:五里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海棠溪小学校

学  校:海棠溪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荣粒贝

学  校: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罗云舒

学  校:烈士墓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李芯琪

学  校:港城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田雨成

学  校:龙山小学

分  组:小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