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青网-卢作孚是谁【陈仪】

当前位置:首页 >> 

卢作孚是谁【陈仪】

作者:陈仪  浏览次数:1933 
发布时间 :2020-08-27 09:20:58

2020年8月22日,我参加童青网小记者采风活动。我们来到了北碚博物馆。里面没有什么(这座博物馆没有特别推选出)镇馆之宝,大部分都是人物(故事)。

“北碚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骆老师问道。并说(她告诉我们,)因为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北故名北碚。碚石在卢作孚纪念馆(前面),因为洪峰过境被淹,2个月后可见。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在这里写了诗。周绍缙写了《缙岭云霞》,李商隐写了《夜雨寄北》,李白写了《巴水歌》。

张飞古道就是张飞在北碚建造的一条古道。

我最感兴趣的文物是凑成湾碗椁墓。因为它用了2000多个碗堆积成的椁墓,而且还没有倒!

骆老师还提出了2个问题1、卢作孚是谁?2、他做出了哪些贡献?(我听完讲解后才知道,)卢作孚是北碚之父,他主要是建设北碚的。他1914年担任合川中学教师,还造了一条铁路,是主要运煤炭的。而且他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很随便,给一座叫红楼的高楼(兼善中学)起名却用了三天!

我的感受是,卢作孚真好!(好在哪儿?是他的什么精神打动了你吗?可以再给读者讲一讲)

童青小记者·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三年级 陈仪


老师的话:

陈仪小记者,相信你的这次北碚博物馆之行,听了不少内容,也记了不少内容,从你稿件里众多的知识点就可以看出来。稿件结构还是比较清晰的,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简写头尾,着重写参观过程。

但是,在写参观过程的时候,重点不太清晰,出现了一些让人,例如对张飞古道的描述。另外,在文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这种形式是比较好的,但是要注意前后衔接,不然会显得突兀。而且,你重点写了北碚名字的由来以及卢作孚的故事,中间“我最感兴趣的文物……”却只有一两句话,让人不知道哪个才是你想要表达的重点。加油,希望收到更多更棒的稿件!

小记者热线: 023-86061628

Q Q: 1296872692 点击联系

活跃小记者

吴向荣

学  校:覃家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王信

学  校:五里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海棠溪小学校

学  校:海棠溪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荣粒贝

学  校: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罗云舒

学  校:烈士墓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李芯琪

学  校:港城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田雨成

学  校:龙山小学

分  组:小学组